案例库

案例库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案例库

【科艺学院】《药物的不良反应》“课程思政”改革教学案例

发布者:网站管理员    发布日期:2021-01-11    点击次数:634

案例名称

新冠病毒与药理学的学习

任课教师

姓名

陆胤

学院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

职称

教授

授课对象

生物工程17级(生物制药方向)

授课章节

药物的不良反应

一、“课程思政”教学理念与目标

1. 该章节的“课程思政”教学理念

以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为特色的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分组讨论-评估小节五个环节完成教学任务。

图片1.png

2.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拟达到的教书育人目标

国家大力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服务型高等院校,生物工程(制药)专业以社会需求为核心,打破学科藩篱,强调技术渗透,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扎实的实践能力的生物技术和药学复合应用型人才。药理学(Pharmacology)是医学、药学、生物制药等相关专业学生的核心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医药执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通过药理学的学习,能够深入认识药物的药理作用与机制,掌握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保证合理用药,拓展新药研发思维,巩固日常保健;并充分结合前沿科学,无缝对接国家、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及各级相关学科科技竞赛,寓教于“用”、寓教于“赛”,增加专业归属感和自信心。

本课程共包含15章67个知识点。充分采用课堂讲授、翻转课堂(角色扮演)、案例讨论、专题讲座等多样的授课形式,引领学习者深入神秘的药物世界,洞悉药物与机体的奥秘,主动认识药物、合理使用药物。并以“四趣”贯穿课堂——导入引趣、探究激趣、互动兴趣、体验达趣。

图片2.png

二、“课程思政”教学思路与方法

1. 教学内容中“课程思政”的融入

2016年全国思政会议上提出其他课程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一个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学生成长的需求,也是国家的需求,也是未来的需求。当老师真正做到课程思政后,课堂就会有温度,教师才会有情怀。

图片3.png

思政性除了体现在教书育人,落实三权育人,还必须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课程思政案例集。这是集教学团队的智慧力量,分工合作去撰写课程思政案例,每个课程思政案例包括章节的知识点、育人目标、课程教学内容、融入的思政元素、以及融入课程思政的过程。

2. 教学案例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

课前通过微课、微视频等制作,借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在线沟通。课中通过3D动画,影音视频等信息技术的应用重点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提高课堂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制作三维、二维动画,将药物作用机制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对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往都是结合案例进行讲解,现利用sinMan3G创设情境,模拟药物不良反应的症状,给予直观感受。

首先找到有一些可能性的知识点罗列出来,然后思考知识点背后的育人目标,再进行拓展教学内容。实际上是要把每个知识点编成故事,用讲故事的形式给学生讲知识。最后再挖掘思政元素,有机无缝融合,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图片4.png 

3. 教学组织和实施

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的角色扮演建立模拟病例。实施“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寓教于“用”。通过教师主命题(以章节为单位),学生自主设计模拟病理,即由学生扮演患者、医生,结合理论知识,模拟演练临床药理分析和诊断,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药物的药理作用与机制,掌握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保证合理用药,拓展新药研发思维,巩固日常保健。


图片5.png

 

4. 教学方法和策略

多思考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怎么做。注重趣味性、应用性、交叉性和思政性。以“四趣”贯穿课堂。导入引趣、探究激趣、互动兴趣、体验达趣;探究机理、知晓机理,追根溯源、探究机制,合理用药、治病有道,谨慎用药、解开枷锁;做好课后延伸,拓宽学生知识面,了解前沿动态。

(1)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课程要求和未来的岗位需要,制定任务导学单,通过雨课堂平台发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整体设计思路如下:

图片6.png

(2)坚持以“四趣”贯穿课堂;在教学中充分结合前沿科学;进一步无缝对接国家、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及相关学科竞赛,寓教于“用”、寓教于“赛”,增加专业归属感和自信心。

 

三、“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与考核

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变知识考试为能力考核、变个体竞争为多元协作。除试卷命题外,大力推行案例汇报和项目设计等过程评价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全方位思维,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

图片7.png

 

四、“课程思政”教学特色与创新

形成了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的“三醒三思”混合式教学模式。不必再去简单重复一些概念和基本的知识点,而是可以很有创造性地去给学生讲一个知识点背后的故事,讲一个知识点背后的来源,以及在这个过程当中跟学生产生的共鸣,同时也给了课程思政很大的一个时间和空间。

图片8.png

“三醒”是唤醒三部曲——讲的是好学生、好课程、好老师。教学目标包括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意目标。以布鲁姆的知识目标为依据,从 理解记忆、应用分析到创造评价,设置了课前、课堂和课后。

课前是勤思广议,学生自学自测、朋辈互助;课堂是质疑解惑、线下赋能,需要学生好学思辨;课后是举一反三、畅想创新,发挥学生的奇思妙想,促进学生反思质疑、促进创新;课堂上主要注重的是互动式学习,参与式学习;所以课前需要老师做的是科学导学、因材施教。

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实现情意目标,实际上就是价值引领,即课程思政。在课堂的过程中,实现了能力目标。而知识目标更多的是学生在课前学习的一些基本知识概念,到课堂上进一步对知识进行一个内化吸收的过程。

图片9.png

使用的教学方法是TBL(Team-Based Learning小组合作学习)和PBL(Problem-Based Learning项目式学习), 老师由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设计者和支持者,课堂需要从以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

图片10.png

具体的教学流程是“唤醒”三部曲,它是融入到课前、课堂和课后的。课前重在督促,课堂重在互动,课后重在反思。

 

五、“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与推广

1. “课程思政”改革的课内外效果、学生反馈与其他成效

(1)学生获得感增强:能自然接受,能够引起共鸣,唤醒学习的内驱力,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

(2)教师共同成长与进步

课程学生评教成绩为96.935,排名为1/45。

《药理学基础》获批浙江省一流课程。

2. 改革的推广辐射性分析

《药理学基础》课程从线下到线上、从课堂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都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课程真正地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同时渗透一些课程思政的内容,身教胜于言教,用行动来唤醒学生。

 

六“课程思政”教学反思

药理学主要介绍常用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知识(第5学期,考试课),而后,药事管理学中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特殊管理的药品、临床用药管理及药学保健等内容(第5学期,考查课)和药剂学中调剂与处方(第6学期,考试课)等内容也属于必须掌握知识内容。这样的课程体系是根据学科内容进行设置的,存在着如下亟待改进的问题:

(1)学科界限明显

依据“医工信”结合的课程设计原则,教学内容应除药动学和药效学的理论学习外,还涉及临床药理学、药品生产和药品使用等诸多内容,以满足复合型基础技术人才的培养。

(2)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

适当弱化基础教学痕迹(如药物机理与作用),强化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应用到的药动学、药物临床应用、药物不良反应等应用知识。

(3)前沿科学的视野尚需拓宽

结合政策和趋势的分析,有必要在课程中结大健康产业的六大热点领域——精准医疗、“互联网+”医疗、生物制药、生物制造、创新型医疗器械、健康服务六个市场领域的简要梳理。

 

版权所有:绍兴高校课程思政联盟 | 网站访问总量:人次,今日访问量: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