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调研推进会发言摘登
打好课程思政建设组合拳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 葛道凯
近年来,江苏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推动高校有效发挥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协同育人作用,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取得初步成效。
一、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聚焦根本形成共识。今年8月,江苏召开全省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主题就是“聚焦根本任务,强化课程思政”,要求各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9月,举办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学习研讨班,加快推进《讲义》的课程建设和教学队伍建设。
二、出台省级政策文件,落实落细实施要求。2019年4月,印发《关于加快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强化课程思政和专业思政”,要求高校在专业教育中做到“思想引领、知识传授、能力提升”相融合。今年7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全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建立课程思政学校层面、专业层面和课程层面三级指标体系。
三、抓好课程建设“主战场”,提高课程思政育人实效。高度重视“金课”建设,从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到在线开放课,再到国家一流课程,产生了一批课程思政的优秀案例。如南京中医药大学在疫情防控期间,创建了课程思政“空中课堂”,结合疫情防控和中医药学科专业特色,打造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育人高地。
四、积极组织交流培训,不断增强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建立高校“金课”工作坊,围绕“金课”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开展大范围、多层次、互动式培训和研讨。近4年累计培训教师超过5000人次。今年,我们增加了两期课程思政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统一纳入省级教师培训计划予以经费支持。
五、构建校际联动机制,提升课程思政体系建设水平。今年8月,我们通过民政部门,正式注册成立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研究会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委员会,搭建了课程思政省域层面的研究、咨询和学术交流专门机构。组织河海大学等十余所高校成立联合攻关小组,共同开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重大专项研究,通过理论创新指导课程思政改革实践。
把握关键环节 促进提质升级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上海市教委主任 王平
在教育部的指导下,上海坚持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全面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抓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点,整体设计、系统推进、持续发力,努力打造上海课程思政升级版。
一、把握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强化课程思政统筹推进。一是从宏观层面,强化整体规划。制定出台《关于推进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市所有高校成立课程思政改革领导小组。二是从中观层面,完善运行机制。推动各高校建立健全教务部门和教师工作部牵头负责,院(系)具体负责,人事处、宣传处等相关部门直接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三是从微观层面,健全技术规范。推动高校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技术标准。
二、把握课程、教学、教师三大关键要素,深化课程思政内涵建设。一是深化课程改革。牢牢抓住课程教学核心环节,启动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在上海市重点课程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中,将课程思政要求和价值引领元素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全链条之中。二是强化教学改革。在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改中确立210项教改项目,在上海商飞等单位挂牌建立一批“家门口的社会实践研修基地”。三是提升育人能力。构建市、校两级有机联动培训体系,实施课程思政“金课”名师打造计划。开展本科教学激励计划,2014年起每年投入近5亿元专项经费,激励全体教授为本科生主讲专业基础课程。
三、把握特色、标准、评价三大突出要点,固化课程思政建设成果。一是打造特色品牌。实施课程思政领航计划,打造10所整体改革领航高校、25个重点改革领航学院、一批特色改革领航团队和精品改革领航课程。鼓励学校培育品牌,涌现出了复旦大学的“五维育德体系”等系列特色品牌。二是强化建设标准。组织专家力量,统一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三是加强评价引导。将课程思政纳入高校党委落实意识形态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纳入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体系、高校分类评价体系。制定《上海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自查指标体系(试行)》,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规范化要求。
着力构建高水平课程思政工作体系
浙江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 陈根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浙江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着力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体系。
一、围绕“建什么”,精心谋划课程思政定位。我们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全面开展高校初心使命大讨论,进一步明确“育人先育德”的理念,引导每一位专业课教师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责任。
二、围绕“怎么建”,不断充实课程思政资源。一方面,我们组织高校深度挖掘各类课程的思政教育“切入点”“动情点”“融合点”,努力通过专业教师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教学,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浙江“三地一窗口”的政治资源和实践资源,帮助专业课程丰富“课件资源”,编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等思政教材。
三、围绕“谁来建”,打造高素质课程思政队伍。2019年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所有教师每学年40学时集中政治学习”,还将教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为工作职责,计算工作量、落实相关待遇。今年开始,组织高校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教学能力提升范畴。同时,积极用好两支“编外教师”队伍:一是领导干部。迄今省委、省政府领导已为高校师生作形势与政策报告达350余场。二是优秀模范。组织开展“浙江人文大讲堂”系列讲座,邀请劳动模范、优秀浙商、工匠名师等为学生开设“大思政”课堂。
四、围绕“为谁建”,着力提高课程思政实效。将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情况纳入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述职评议范围,把课程思政教学成效作为本科教学分类评价的重要内容,并在教学成果奖、教材奖、教学名师、一流课程等各类教学成果的评比表彰奖励中突出课程思政权重。探索完善“学评教”机制,把课程思政的成效纳入教师评价体系。根据2020年全省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显示,我省大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满意度达到93.8%。
写好课程思政建设的龙江方案
黑龙江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赵国刚
近年来,黑龙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工程,亮底色、显特色、提成色,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一、做好系统设计,推动落地落实,擦亮铸魂底色。一是完善专项方案。省教育厅成立了全省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研制出台了《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指导全省80所高校全部制定了实施方案。二是加强专门指导。召开了全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面向高校领导班子和近万名教师、管理人员动员部署,建立全省课程思政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三是加大专项保障。把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高校和教师绩效考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教学表彰奖励,完善示范项目选树标准,推出全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高校、课程、名师、团队、研究中心等186个示范项目,并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二、服务五大安全,完善教育体系,凸显龙江特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服务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国家战略任务,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为契机,挖掘开发“红绿蓝金银”五色教育资源,有机融入七大类专业课教学实践,构建具有龙江特色的“中国方略,龙江实践”课程思政教育体系。
三、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培训,提升育人成色。一是加强教学培训。依托龙江高教大讲堂、职教大讲堂等渠道,发挥全省教师教学发展联盟作用,组织了面向全省8000余名一线教师的专题培训,在全省高校中广泛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观摩、教学竞赛等,推广先进做法和经验。二是加强专项研究。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全省首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从今年起每年设立一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三是加强示范引领。充分发挥以王大珩院士、马祖光院士、刘永坦院士、杨士莪院士为代表的时代楷模榜样力量,将科学家精神有机融入课堂教学。
以系统观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
同济大学校长 陈杰
同济大学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系统观全面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深化“育人”和“质量”内涵,取得明显成效。
一、抓好“导向”这个全局变量。一是班子成员带头推动。这学期,学校主要领导领衔推动“中国道路”品牌课程升级,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学科专业,以身示范推动全校课程思政改革守正创新。二是与时俱进因势而新。学校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手抓、两手硬”,既同向同行,也贴近实际、富有时代气息。三是以“互联网+”赋能。学校大力推进智慧教室建设,鼓励教师用新技术、新媒体吸引大学生,提升教学导向性、亲和力。
二、抓牢“质量”这个核心变量。一是以教改促质量。投入专项经费促进课程思政改革,坚持学生中心,探索激发能动性为导向的主体性教学模式、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提高综合素质为导向的实践型教学模式。二是以名师提质量。在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大类管理的联动机制下,邀请200多名高层次领军人才走进课堂。在学生社区全覆盖建设驻楼导师工作站,知名教授带动专业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有机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第一线。三是以实践促质量。持续打造“梦想教室”“使命与担当——社会实践创新竞赛”等精品项目,每年过万人次参与。
三、抓实“范围”这个增值变量。一是课程上全覆盖。以教学大纲修订为抓手,要求所有课程教师结合中央精神、国家战略、红色传承等进行“立德树人”内涵设计,推进课程思政全面落地。二是学段上重贯通。通过课程思政资源共享、融合延展,构建本研一体的课程思政课程体系。全面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新模式,主动前移大学教育资源,形成同济特色的家国、人文、科学系列贯通培养的通识课程体系。三是发展中树标准。推动课程思政向“专业思政”“学科思政”延伸,由点到线及面拓展建设。学校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编制完成国内首部《交通运输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指南》,制定每门课程立德树人达成指标,融入学业要求。
坚持“六个引领” 涵育时代新人
兰州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 严纯华
近年来,兰州大学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以“六个引领”推进课程思政,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涵养育人新生态,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目标引领,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把“门门有思政、人人会育人”的目标和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遴选和建设了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制定《兰州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将课程思政纳入“双一流”建设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坚持制度引领,激发教学改革新动能。制定修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系列制度办法。坚持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每年为学生讲“开学第一课”,学院党政领导每学期给学生上思政课。落实“校院系三级建制、两级管理、重心在院”的教学管理体制,明确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是课程思政建设第一责任人,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坚持名师引领,探索赛教融合新模式。组织举办3届校院两级课程思政讲课比赛,约500名教师参加比赛,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典型案例和特色做法,培育了一批学生喜爱的课程思政名师名家。
坚持示范引领,丰富课程建设新内涵。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建设,立项建设122门示范课程、13个教学研究项目,引领专业教师将政治立场、思想信仰、科学精神、传统文化和人文素养自觉融入课堂讲授。
坚持质量引领,完善教学发展新机制。严格教师、教学、教材准入制,严把意识形态审核关,严肃“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第一指标,完善学生评教、教学顾问日常教学督导制度。加强老中青传帮带,系统开展实施青年教师水平提升计划、教学名师观摩课活动,全方位提升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坚持特色引领,开辟思政教育新途径。建设了一批富含思政元素、具有兰大特色、广受学生欢迎的线上和线下“金课”。面向全校师生举办“国情时政大讲堂”,邀请国家部委、省市县各级领导同志结合时政热点举办专题报告会。
突出“三个注重” 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胡金波
南京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建设“第一个南大”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坚持突出“三个注重”,全方位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注重顶层设计,构建课程思政新格局。一是落实主体责任。成立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院系党委书记、院长带头抓课程思政机制。二是优化组织机构。以“熔炉工程”为引领,聚合思政教育职能,整合育人资源,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成立本科生院,将多部门分散式的管理方式转变为高效率综合式的育人模式。成立新生学院,全面试行书院制管理模式,为创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三是融入总体规划。将课程思政纳入学校新时代人才培养新体系,融入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二、注重内容开发,打造课程思政新课堂。一是聚力实施“十百千”优质课程建设计划。学校层面立项建设4门“十”层次优质课程,64门“百”层次优质课程;各院系累计立项建设978门“千”层次优质课程。二是着力推进“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养成计划”。持续开展“悦读经典计划”,创新开展“科学之光育人计划”。三是大力开展“高峰学科品牌课程建设计划”。汇聚优势学科力量,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支撑,由院士等牵头,组建教学团队,建设“谈天、说地、看人、看社会、看自然、看生命”等系列品牌课程。
三、注重评价激励,建立课程思政新标准。一是严格建设要求。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开发课程思政建设对照表单。完善教师教学培训体系,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题培训中。二是完善评估机制。探索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构建“课程—院系—学校”三级评价标准体系,将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内容、成效等情况纳入院系教学绩效考核、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三是营造良好氛围。加大教师以德育德、言传身教典型案例宣传,开展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征集,组织“课程思政进院系活动”,帮助一线教师准确理解课程思政内涵,创新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连通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教授 于歆杰
为解决“电路原理”课在落实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与教学组同仁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课程教学,继推出全国首门“电路原理”慕课后,率先开展翻转课堂和混合式教学改革,在抗疫在线教学中进行远程实验。通过这些实践,加深了我们对课程思政的理解。下面我分别从3个角度来谈如何连通课程思政的“最后一公里”。
一、要想把课程思政建设好,首先得把课程建设好。教师一方面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用高水平科研经验和成果反哺教学,做到学高为师;另一方面要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将能力培养有机融入知识传授的过程。
二、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统筹好“加法和减法”的辩证关系。核心课程势必要求学生掌握若干关键知识点。我们完全可以在知识传授中实现入心入脑的价值塑造。虽然“电路原理”课的知识体系来自西方,但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各行业均涌现出众多“大国利器”,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讲好中国故事。无论课程思政还是教学改革,都需要在课堂的教与学活动中增加新的元素,但课内学时却是刚性约束。这就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再设计,将有助于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学生容易产生错误理解的内容放到课内,以更灵活的交互让学生上课有更大的收获感。同时也需要梳理出课堂无暇顾及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外利用在线资源和工具开展学习。
三、言传很重要,但身教却是更直接更扎实的课程思政教育。如何在理工科“硬课”中立德树人?我想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行动来影响学生。比如是否每堂课都做到提前到教室做好准备并且不拖堂?是否坚持不调课、不让助教代课?等等。做到这些细节,难,也不难。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认为“课大于天”。学生在课堂听课,其实也在体会老师如何看待教学。教师只有首先发自内心地爱教学、爱学生,才能身正为范。
在课程的教与学中潜移默化育人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石坚
课程思政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文学文化批评”这门课的教学中,我体会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首先自身要有坚定的政治站位,良好的思想素质,优秀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一门课程的含金量往往体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课程思政的良好效果也出自教与学的过程中。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程内容中的真善美作为育人的资源;把课程中的读写思作为育人的方法途径;将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前沿知识、热点问题、国际视野结合,作为育人的动力;在课堂讨论中用情、义、爱和温度营造育人的活跃氛围。
我的“文学文化批评”课将价值观的引导寓于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能力培养中,教学中挑选思想性强的优秀读本,与学生一起研读。在研读中引导学生去写,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鉴别、思考、思辨能力,在语言上强调母语与外语的修养,在文学文化上注重中国与外国的比较研究,在思想思辨上突出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通过研读、讨论、写作和反思,将思政的内容植入课程,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就没有发声的底气,就会丧失国际话语权。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怎样讲好中国故事。教学方法上以读、写、思、辨(辩)、创取代传统的课堂讲授,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把碎片化的知识获取变为系统性的知识梳理,在能力上提升学生的思辨和论辩,润物细无声地达到育人的效果。
我认为,立德树人,是给予学生激励,让学生去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真切地找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立德树人,是营造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同学生一起读书,读好书,读智慧之书;立德树人,是鼓励学生去思考,去提升自己。通过课程的教与学让他们拥有宽广的视野,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有家国情怀,有可持续发展的学识和能力,有远大的抱负和责任感。
《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21日第10版 版名:新闻·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