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江学院】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效应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关键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把航定向,屡次强调教育应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目的,要着眼“立德树人”目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政工作事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育人育才的关键举措,广泛涵育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之中。新时代构建“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凝聚强大育人合力,必须全面系统建设思政铸魂工程,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课程主抓手作用,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形成协同育人效应。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作为高校立德树人的主要阵地,虽略有差异但却有共通之处。其一,育人目标的一致性。“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都立足“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原则,致力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新时代高校开设的全部课程,都是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服务,都是为更好培育立志实现强国梦、复兴梦、民族梦的有用之才。其二,育人规律的一致性。“课程”是二者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思政”是二者有机融合的关键要点。两类课程作用的充分发挥均要以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学生客体成长发展规律、教书教学基本规律为重要依据。
由此可见,充分发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应,是新时代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课堂育人效果与坚定师生理想信念的现实需要。
坚持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有机融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育人理念是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基本前提。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初心使命,是高校创新发展的中心环节,更是新时代中国教育“强起来”的重要基石。古语有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本质在于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德为立国之基,树人之本。高校立德树人不仅要讲政治、讲信仰,更要讲智慧、养德性,讲技能、培才学。
首先,明确立德与树人目标任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以高度自觉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为必须条件,以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根本原则。二者的有机融合以课堂、课程为主要渠道,加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立德,即承中华民族美德,立社会主义道德,育德才兼备之人;树人,即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授科学文化实践创新技能,育又红又专之才。
其次,精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内涵异同。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频共振,精确二者内涵异同,实质是明晰二者课程侧重点与功能异同。思想政治理论课重“德与红”,专业课程重“智与专”。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传播党的先进科学理论,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用思想理论铸魂育人,体现立德与育人;课程思政通过专业课程知识技能系统学习,做精“智与专”的同时注重情感价值的引导作用,把握社会主流思想价值,以坚定的政治立场教育引导学生,助推爱国情、强国志与报国行深度融合,体现树人与育才。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就是要做到既立德又树人、既育人又育才,坚持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的有机融合。
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统一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互补的两种教育形式。显性教育侧重旗帜鲜明、公开直接的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注重“知、情、意、行”相统一;隐性教育侧重潜隐无形、间接引导的承载立德树人使命,实现思想价值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新时代提升思政工作育人实效,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贯通,是增强思政教育时代感召力和创新思政教育理念方法的重要手段。
首先,筑牢“思政课”领航地位。思政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课程”,是体现社会主义办学的根本标志,是显性教育的具体课程。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发展,要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立主流意识形态、破错误思潮言论,真切讲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推动思想理论认知转化为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求,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在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领航作用。
其次,夯实“课程思政”育人抓手作用。“课程思政”是解决“培养什么人”的根本举措,是通过知识承载,发挥隐性教育作用的价值课程。实现教育教学的育人协同,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能增强学生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品性养成和锻炼意志的内容元素,着力培养积极道德情感,注重以融入式、嵌入式、渗透式的教学方法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知”与“行”相统一,逐步实现从知识教育到情感教育再到价值教育的育人成效。
坚持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双向贯通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而实践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和亲和力、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战略工程,必须要坚持在实践中巩固理论认知,并在实践中检验育人成效。高校立德树人要以德育实践为基本载体,将德育内容灌注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双过程,即要坚持课上实践与课下实践相结合,坚持思政实践与社会实践相贯通。
首先,创设丰富思政课程实践,优化思政育人软环境。思政课是培育时代新人的灵魂课程,推动构建思政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是传统思政教育从理论灌输到价值引领的方式转变,有利于增强理论吸引力和思政工作亲和力。有效整合校园文化资源,借助校园活动载体,开展德育养成、红色传唱等特色活动,主动增强学生文化认同。同时,大力推进“思政实践”校园文化建设,鼓励学生以专题辩论、角色体验、红歌比赛、制作“微视频”、展演“微剧场”来弘扬主流价值、歌颂真善美,通过发挥文化育德功能提升学生理想高度、坚定信念程度。
其次,注重“社会实践与课堂实践”有机融合。实践思政注重通过选择典型的教学基地,在开展专业课程实训、专项实践活动,如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暑期下乡等社会实践中进行“实践思政”,意在通过校外实践活动激发专业兴趣和情感认同,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学生道德认知、责任感知,引导学生在行走和实践中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将思政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大课堂。
坚持制度创新与制度执行同向同行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以完善的制度机制为坚实保障,高校立德树人与思政教育常态化需要长期有效的制度机制协助支撑。新时代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构建二者协同育人长效机制,要坚持将制度建设贯穿思政育人全过程,助推高校思政工作制度化常态化。
首先,健全思政工作实践教学机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培育有用之才,要格外注重提高思政工作实践教育教学实效。在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的基础上,建立实践教学组织管理制度,统一管理、统一组织、统一分配,使教学资源与教师能力相平衡、教学经费同思政实践教学效果相长。制定教学激励政策并完善教学效果综合评价机制,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将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及思想道德水平纳入最终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基于科学评价结果,逐步调整完善思政教育管理政策,深化思政教学效果。
其次,保障制度执行充分有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本就是教育观念的理性回归,但仍需成熟有效的制度体系加以保障,关键是紧抓落实。领导干部及思政教师骨干要带头执行和维护制度,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与教学监督检查体系,建立以制度约束激励、以制度检验育人成效的循环机制,将制度指导约束能力转变为提升思政育人的强劲效能。
(作者系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讲师)
链接:http://ex.cssn.cn/zx/bwyc/202006/t20200609_514074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