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
编者按:近年来,浙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努力打造课程思政的“金课”,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从本期开始,本报开设《书记校长谈课程思政》栏目,分享他们的思与行,敬请关注。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 任少波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是高校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创新。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从全局视野中提升认识,从政治责任和教育责任的高度加以把握。课程思政是强化人才培养政治责任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站在政治的高度全面审视教育教学,把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的正确方向,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思政教育延拓内涵和时空,取得更大实效。
课程思政是落实人才培养教育责任的应有之义。课程思政追求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统一,其实质体现为课程教学对学生成长发展与精神文化需要的满足。课程思政的实施,有利于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课程思政助推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到立体化育人转型。课程思政要求实现“课程门门有德育,教师人人讲育人”,推动育人工作实现队伍上的扩充、载体上的拓展、内容上的丰富和方法上的创新,有利于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从而助推每门课程“种好责任田”“守好一段渠”,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
课程思政助推高校教师实现从“教书匠”到“大先生”的升华。高校教师首先要“立志做大学问、真学问”,还应当自觉做到“教育者先受教育”,根本扭转专业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局面,切实改变“不懂思政”“不会思政”“不愿开展思政”的状况,在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的追求中实现“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课程思政助推高校学生的学习模式从适应考试到全面成长的转变。课程思政有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中,通过循循善诱、春风化雨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更远大的人生目标,培养超越专业疆域的广阔视野,更加主动地克服各种功利主义倾向,全面锤炼适应未来全球竞争的过硬能力和素养。
课程思政的本质是德育,需要引导高校教师积极参与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德育共同体建设,努力讲好“爱、文、史、哲”。
讲“爱”,就是讲价值观,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学校、爱专业。价值观教育是课程思政的核心要义,可以结合学科发展和行业实际,讲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复兴故事,引导学生做到爱党爱国相统一,讲好学校改革、专业建设的故事,增进学生对学校、学院、专业的认同感。
讲“文”,就是讲精神文化,培育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可以将科技和人文的融通纳入专业课程体系,既讲情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成就学生独立的思想人格;又讲理性,掌握科学方法,训练支撑未来发展的能力;更讲操守,明确各个行业应具备的能力要求、职业操守、学术伦理和道德规范。
讲“史”,就是讲学科发展史,鉴古知今,激发兴趣和热情。可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将学科发展历程与党史、国史、校史贯通起来,充分发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育人功能。
讲“哲”,就是讲方法论,培养正确立场观点和分析归纳本领。课程思政应当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进课程定位融入大局、教学内容紧跟大势,让学生能够获得智慧和启发,提升缘事析理、明辨是非的能力。
建设高水平课程思政,煲好富含“思政之盐”的“育人汤”,既有赖于授课教师“掌好勺”,又取决于教学内容“配好方”,更要学校各方“搭好灶”。接下来,我们要久久为功、善作善成,凝聚合力构建“大思政”格局,努力把课程思政从“盆景”变成“风景”。